美嘉体育(welcome)官方网站
邮箱:https://www.zj-ssb.com
手机:11667732114
电话:028-58551192
地址:美嘉体育有限公司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个绿油油的菜园子。《诗经》里的草木,常作为起兴或象征的意象出现,今天的菜谱上或许很难看到,事实上,它们却是古人餐桌上的常客。“菜园子”里都有哪些菜?有些为何退出了历史舞台?
《诗经》中描述的蔬菜种类繁多,包括水生、陆生、藤本、草本等,它们是古代先民将田间日常劳作经验、纯真的情感与质朴诗意相结合的体现。
《诗经》的“菜园子”,最早出现的是“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荇菜是一种重要的水生植物,根茎可食用,因其漂浮在水面上,流动无方向,正如淑女之难求,所以《诗经》一开篇第一首,就作为起兴的工具登场。
说起荇菜,现代人恐怕很少吃过,一般都将它当成一种普通的水草。现在,我们通常将荇菜叫作“杏菜”,又名“金莲儿”。它沉入水中,性近于荷花,花开时常弥覆顷亩,黄灼灼小花,在阳光下泛光如金,一看便惹人喜爱。《颜氏家训》中说道:“今荇菜是水有之,黄华似莼。”这是教导族人的言语,意谓行事要有清澈之心。
实际上,荇菜口味不佳,无论是口感还是营养价值,都远不如与它相似的莼菜。《诗经》中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茆,即莼菜,它长得与荇菜有些相似。
古有“莼鲈之思”的典故,常以此寄托思乡情。西晋人张翰,生于苏州,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念家乡的莼鲈美味,便决然辞官而归,在后世传为一段佳话。莼鲈之思也表达了归隐之志。白居易曾写道,“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莼鲈,可谓理想人生的象征。
莼菜最著名的做法是莼菜羹,口感嫩滑,味道清淡。叶圣陶在《藕与莼菜》中写道:“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身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
莼菜是一种娇嫩的植物。在《诗经》的时代,莼菜在长江黄河流域的大江小湖里很常见,但随着后世水质污染,莼菜已很难在自然水域见到。如今,野生莼菜的质量和产量都在下降,它已成为一种珍稀植物,于1999年被列为中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在今天中国的菜摊上,大白菜是最常见的蔬菜之一。“大白菜真正称霸中国人的餐桌只有短短800年,而在它之前就有一种被尊称为百菜之王的蔬菜,那就是葵。”科学松鼠会成员、植物学博士史军告诉记者,今天中国人的餐桌上已很少见到葵的身影。但在古代,葵的地位当仁不让,是蔬菜之王。
古人有“五菜”的说法,包括“葵、韭、瞿、蒸、葱”,葵菜是五菜之首。史军说,中国人种葵吃葵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中国人那时煮葵菜汤。《诗经》中关于葵的描写有“七月烹葵及菽”,“菽是我们今天说的大豆,大豆至今都是中国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把葵和大豆并列在一起,这种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元代的《王祯农书》记录了葵的很多种吃法,包括凉拌、做汤、煮菜粥,这都说明葵是当时中国人的当家菜。
葵和向日葵没有关系。史军介绍,葵的花只有小拇指甲盖那么小,是锦葵科植物,我们身边的木槿、扶桑和蜀葵都有与葵类似的花朵结构。只不过,这些植物主要是可供观赏的花朵,而不是炒菜锅里的蔬菜。美嘉体育注册
“我第一次吃葵菜时,第一感觉是这东西黏糊糊、滑溜溜。”史军说,葵的汁液主要是多糖。所谓多糖是相对于果糖、葡萄糖以及蔗糖来说的。葵菜里的多糖不能被我们的肠胃消化吸收,但它们有独特的功能。一方面,多糖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保证消化系统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肠道细菌的食物,阻止有害细菌入侵。“从这个角度看,多糖丰富的葵倒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他说。
据历史资料显示,葵菜的消隐,是由白菜的崛起引发的。起初,白菜只是长江流域一种地方性蔬菜,最早在南北朝时期(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南方开始栽培白菜。至唐宋,白菜才逐渐传入北方。白菜因其产量大、耐寒、经简单加工便于长久储藏等,逐渐取代葵成为新一代“百菜之王”。
如今,葵菜在市场上很少见了,只有老一辈的农民偶尔在菜园子种植。葵菜慢慢地变成了一种野菜,许多人不识之,但对于经历过艰难时代的老一辈人来说却是人间至味。
《诗经》中还有许多蔬菜,延续数千年仍成为今天现代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
“涮火锅”时,有一道素菜——豌豆苗比较受青睐,这种营养价值高、鲜香味美的野菜其实就是《诗经》中提及的“薇菜”:“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根据《史记》记载,伯夷、叔齐隐居山野时,吃的也是这种野菜。
如今,豌豆苗又叫作“豌豆尖”“龙须菜”,在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很受欢迎,扬州人在岁首的餐桌上都要摆上一盘豌豆苗,以表示岁岁平安的寓意。美嘉体育注册在《诗经》里,葱绿的豌豆苗,既是饭桌上美味的食物,又成为寄托相思的精神食粮。采摘豌豆苗的过程中,古人做登山运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还可借此见自己的心上人,所以《诗经·召南·草虫》有言:“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诗经》中还有浑身是宝的“葑菲”。“采葑采菲,无以。”葑,即蔓菁,俗称大头菜;菲,就是萝卜。说它“浑身是宝”,因为春食苗、夏食心、秋食茎、冬食根。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一到冬天,必做的一件事是腌咸菜,用的就是萝卜、蔓菁、大白菜等。
由于葑菲种植方便,食用价值高,高寒山区常用以代粮。根据《花镜》记载,诸葛亮在行军途中,命士兵在所驻之处栽种芜菁,人、马皆可食用。所以,这种菜又叫作“诸葛菜”。美嘉体育注册
水芹也是自古以来就食用的一种重要蔬菜。“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觱沸槛泉,言采其芹”。诗中的“芹”,不是粗大的西芹,而是身材苗条的水芹。西芹是舶来品,水芹则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水芹在诗经时代已广为种植,常在水田沟渠畔和潮湿处生长,嫩茎及叶柄可供食用,是上好的蔬菜。在江苏,水芹被称为“路路通”;在海南,“水芹”代表勤劳,都是当地人春节期间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
从《诗经》中的“菜园子”可看出,古人对生活的感恩和热爱,寄托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蔬一果上。《诗经》通过对饮食的描写,既有起兴的意味,也传达出中和的思想,并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饮食礼仪。
中国饮食讲究“五味调和”,依据食物阴阳秉性来搭配。专家认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从果腹的行为,早已演变为一种处世之道,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的饮食礼仪呈现出和谐有序的状态。在《小雅·常棣》中,“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就描述了兄弟之间通过宴饮增进感情。人们将繁复的礼仪融入饮食,自觉遵守,正是因为“礼”能够教化人们融洽相处、中正平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