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嘉体育(welcome)官方网站
邮箱:https://www.zj-ssb.com
手机:16416534343
电话:028-59204545
地址:美嘉体育有限公司
县域水环境的好坏,关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好坏。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把治理好县域水环境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来抓,美嘉体育登录通过精准溯源、合力治污和生态修复三大举措,持续推进县域水环境治理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会昌县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交错、河网密布,有大小河流319条,总长1725.9千米,其中湘水、绵水在境内汇合形成千里赣江源头——贡水,濂水、澄江也后续汇入。
前些年,受城区污水处理厂站建设不到位、部分雨污管网破损、全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简陋等因素影响,3个国考断面水质呈下降趋势且面临降类风险,其中,国考断面总磷年均值从2020年的0.042mg/L逐步上升至2023年的0.092mg/L,污水直排、溢流入河产生的“黑水”和恶臭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反映强烈。
为守护一江碧水,会昌县委、县政府下决心开展全县水环境综合整治。2024年,在全县水域展开拉网式排查,组建3支专业调查组,运用便携式监测仪器、热红外无人机、走航无人船、暗管探测仪等设备,沿着县域内五大河流及其支流,分段、分时采集水样,精准溯源、寻找症结。
“从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口、工业园区污水排放口,到乡村小河小溪,技术人员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的污染源,花了数周的时间开展密集检测。”会昌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股负责人温云军介绍,经过90余次的溯源监测,共完成410余个排口排查和采样监测,形成《会昌断面污染源分析报告》,报告包括全县水质治理总体思路、技术路线、断面情况、污染源分析、管网排查分析、治理对策等内容,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方向。
确诊了“病情”,就要对症下药。会昌县针对摸排出的各类污染源,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原则,打出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
为此,会昌县科学谋划,针对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制定出了县域水环境治理的责任清单,为精准治理划定了重点、找准了着力点。
在会昌工业园区实施氟盐新材料产业基地雨水口改造和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项目,解决工业污染问题;投资7.9亿元实施会昌县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建成污水处理厂站34个、管网134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735万吨/日,争取中央资金1430万元实施会昌县贡江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治理工程项目,安排1160万元资金用于7个乡镇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大大提高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率。
同时,当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做好畜禽养殖“二分三池再利用”工作,将原本随意排放的粪便污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有机肥料与沼气,切断污染入河路径。深入乡镇督促全县572家无整改条件或不愿意整改的生猪养殖场进行关停或转产。
“通过一系列多方合力、多管齐下的举措,我们县境内的水质水环境提升明显,原来经常可以看到的直排、溢流入河的污水不见了,污水发酵引发的恶臭也没有了。”会昌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温埜宾说。
数据显示,2024年,3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的Ⅱ类水质目标且指标占标率不断下降,其中湘水河口断面从连续两年Ⅲ类水实现了进类,水好了,污水、恶臭等相关问题的反映和投诉也明显减少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
走进会昌县湘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现场,只见工人正在河岸及浅水区域实施驳岸生态修复及水禽栖息地恢复等工程。这是会昌县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治本”水生态的又一有力举措。
“生态修复是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途径。”会昌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股负责人温云军介绍,当水体生态系统受损时,可以通过湿地恢复、植被重建和生物修复等技术,来恢复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会昌县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种植水生植物,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同时,采取植物人工播种补植和人工管护措施,对13个关停采砂场进行基底修复,为河流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河流重现生机。
在水质保类攻坚行动持续推动下,会昌县的河水越来越清澈,水质指标不断提升,2024年,会昌县纳入国家和省级考核的4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为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为100%,其中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
“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下一步,会昌县将继续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确保一方清水出赣江、入长江。”会昌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何为说。